食品安全“兩個責任”解讀
一 、什么是食品安全“兩個責任”
按照國務院食安委部署,各級食安辦正積極落實建立健全分層分級精準防控、末端發力終端見效工作機制,進一步壓緊壓實食品安全屬地管理責任和企業主體責任“兩個責任”,嚴防嚴管嚴控食品安全風險。
二、什么是食品安全包保責任制度
1、實行責任清單制(要求市、縣、鄉、村四級黨政領導干部與對應的企業建立分層分級、層級對應的包保責任清單制度)。
2、實行任務清單制(包保的黨政領導干部要督促企業做好“完善安全管理體系、抓好常態化防控、強化應急處置、加強宣傳和培訓”四方面的工作)。
3、實行督查清單制(要求省市縣鄉建立督查組對包保干部落實責任清單、任務清單情況進行督查)。
4、建立責任與任務承諾書制度(規定包保干部要同本級黨委和政府(食安委)、村支部(村委會)主要負責人簽訂食品安全責任與任務承諾書,明確包保主體,承諾履職盡責,確保完成任務)。
三、什么是分層分級,層級對應
分層:是將包保干部按級別分為州、縣、鄉、村四層。
分級:是將食品生產經營企業按規模分為ABCD四級。
層級對應:是包保干部按州縣鄉村層級對應ABCD四類食品生產經營主體。
四、包保干部主要工作是什么
落實“兩臺賬三清單一承諾”制度:
兩個臺賬:即包保經營主體臺賬和包保干部臺賬,形成對應,保證精準完整。
三清單:即責任清單、任務清單、督查清單。
一承諾:實施簽訂承諾書制度。各級包保干部與本級食藥安委主要負責人、村(社區)“兩委”主要負責人簽訂《食品安全責任與任務承諾書》。
1、落實責任清單制。將包保干部和包保主體以責任清單形式對應綁定,形成表格,縣鄉食安辦建立檔案。
2、落實任務清單制。建立健全“完善安全管理體系、抓好常態化防控、強化應急處置、加強宣傳和培訓”的任務清單制度。縣鄉村三級包保干部要照單履職、掛圖作戰,每季度對包保主體至少開展1次督導,重要節假日、重點時段相應增加頻次。當包保主體的風險等級升高或發生食品安全事件時,包保干部要靠前辦公、現場督導,協調相關部門做好風險防控和應對處置工作。
3、落實督查清單制。建立健全省、州、縣、鄉四級督查清單制度。省、州、縣、鄉要建立督查組,對下級包保干部落實責任清單、任務清單的情況,尤其是對是否履職盡責、是否完成任務進行督查。
4、建立責任與任務承諾書制度。包保干部要同本級黨委或政府(食品安全委員會)、村支部(村委會)主要負責人簽訂《食品安全責任與任務承諾書》,明確包保主體,履職盡責,完成任務。承諾書要逐級報備。
五、承諾書如何簽訂
1、市、縣級干部同本級食安委主任簽訂承諾書。
2、鄉級干部、各村村支書、村委會主任同本鄉鎮書記或鄉鎮長簽訂承諾書。
3、村級兩委干部同村支部書記或村主任簽訂承諾書。
六、包保干部如何對包保主體進行督導檢查
1、包保干部對照責任清單、任務清單,對包保主體開展督導。每季度對包保主體至少開展1次督導;春節、元旦等重要節假日、重點時段應增加督導頻次。
2、包保干部對包保主體完成督導后,在任務清單簽字確認,并及時填報信息系統。
3、督導發現問題的,督促包保主體及時糾正,并通過拍照、錄制視頻等方式留存證據,通報屬地市場監管部門,或通報本級食安辦。
4、食安辦、市場監管部門收到包保干部通報問題后,應當立即組織現場檢查,依法嚴查并糾正包保主體違法違規行為。調查處理結果及時通報包保干部。
5、包保干部每年向本級黨委、政府或村支部(村委會)和上級食安辦報告履職情況。
七、上級如何對下級包保干部工作進行督查
1、省市縣食安辦制定督查方案,包括督查組人員構成、重點督查區域、督查對象、督查清單,報食安委會審批。食安委會成員單位派人參與。
2、省市縣食安委會組建督查組,食安辦做好協調聯絡。
3、督查組按照“四不兩直”等方式,督查下級包保干部落實責任清單、任務清單的情況,尤其是對是否履職盡責、是否完成任務進行督查。督查頻次一般每年至少1次。
4、根據督查結果,對工作不得力、責任不落實的進行警示約談、限期整改并視情通報,同時記入督查工作問題臺賬、跟進整改情況、驗收復核銷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