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者仁心”綻放大愛之美——2025年“最美醫生”稱號獲得者先進事跡綜述
8月19日,第八個“中國醫師節”如期而至。日前,中央宣傳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共同發布10位“最美醫生”,他們的事跡感動著千千萬萬的人。
行仁術 做蒼生大醫
“救一個是一個!”這是張軍橋常掛在嘴邊的話,但這位心有大愛的年輕醫生的生命,卻被定格在了2025年6月15日。為營救坦桑尼亞落水民眾,他不幸溺水犧牲,年僅38歲。此前的6月8日,作為中國第27批援坦桑尼亞醫療隊隊長,張軍橋在微信朋友圈留下的最后一條信息寫道:“為人民服務沒有國界,我很為我的祖國和我的職業驕傲!”
海南省第五人民醫院皮膚康復科護士長、主管護師邢少云,30年來,足跡遍布海南全省13個麻風院村。她脫去隔離衣,和病人手拉手嘮家常;她帶動并改變海南全省的麻風病防治模式,創新護理技術,將病區潰瘍率從28%降至5%以下,讓數百名患者避免了截肢風險。
在北京大學第六醫院兒童心理衛生中心主任醫師王玉鳳心中,來就診的孩子都是她的寶貝。她推動建立的覆蓋全國的兒童心理健康服務網絡,見證了她半個世紀的堅守!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婦產科醫院婦三科主任、主任醫師周堅紅,深耕普通婦科、微創手術、女性更年期保健等領域,37年累計為40多萬名患者解除病痛。她看病很“慢”,對每位病人關懷入微:“不舍得你做手術”“小毛病,沒關系”……她用自己的方式緩解患者焦慮,鼓勵她們積極治療。
被村民稱為“大漠村醫”的遼寧省阜新市彰武縣阿爾鄉鎮阿爾鄉村衛生室鄉村醫生梁春榮,三十年如一日,只要患者需要總是隨叫隨到。靠著“預防別得病”“有病小錢治”“沒錢也能治”這三副“藥”,他成了村民們的貼心人。
精醫術 護百姓健康
4名患者生命垂危!
2022年6月,廣西某生產企業突發集體中毒事件。憑借豐富的臨床經驗,廣西壯族自治區工人醫院中毒與腎內科主任、主任醫師農康快速判斷其為砷化氫中毒,立即組織緊急多學科團隊合作,及時對癥治療。經過近一個月的診療,所有患者均治愈出院。
“讓患者在圍移植期,以及靶向治療、化療前后進行中醫藥干預治療,從而降低毒副作用,這是我們中醫人應該鉆研的!”甘肅省中醫院血液科主任、主任醫師申小惠鉆研中醫古籍,采用中藥飲片聯合近20種中醫特色外治療法,提高了各類型貧血、出凝血障礙等疾病的整體療效,走出一條適合本地區發展的中西醫協同治療新路徑。
對安徽省銅陵市義安區血防站中心實驗室主任、主管檢驗師劉志宏而言,了解寄生蟲多一些,工作就能更有效。憑著一股子韌勁,她很快成長為寄生蟲病診治領域的年輕專家,幫助很多病因不明的寄生蟲病患者得到及時確診。
精醫術,方能護百姓周全。多年來,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胸外科主任、主任醫師何建行團隊創新構建的“防-篩-診-治-康”全鏈條肺癌精準化診療體系,融合無創篩診、無管微創、精準切除等先進技術,顯著降低了肺癌死亡率。前不久,家住廣州市越秀區的鐘伯得知,何建行團隊正在開展“愛肺計劃”,可為居民免費做肺癌篩查。檢查發現,鐘伯右肺有一個直徑約2厘米的結節且靠近胸膜,高度懷疑為腫瘤,何建行主刀為他做了微創下肺癌根治手術,術后三日即康復出院。
傳技術 育杏林新苗
來自國家衛生健康委的數據顯示,2024年末,全國衛生技術人員總數1302.0萬人,比上年增加53.1萬人,其中醫院衛生技術人員937.4萬人。
“醫學無國界,好的技術應該造福更多患者。”自2011年開始,何建行帶領團隊通過國際會議和微創胸外科培訓班,將“無管”技術與國內外專科醫生分享。今年5月,在歐洲胸外科醫師學會第32屆年會上,何建行培養的梁恒瑞醫生,代表亞洲隊參與了國際病例挑戰賽。
甘肅中藥材資源豐富,但基層醫療資源相對匱乏,尤其是血液病專科建設不完善。為此,申小惠推動成立“甘肅省中醫血液腫瘤專科聯盟”,當前已覆蓋11個市州的20余家醫院,累計培訓基層醫護人員5000余人次。
中毒患者,入院1小時內即可開展血液凈化等救治措施,尤其是對救治急性百草枯、急性砷化氫等農藥中毒,更是達到國內外先進水平,這讓農康倍感欣慰!作為廣西塵肺病及中毒救治專科聯盟成立的主要推動者,他每年都會到全區各地義務培訓授課、查房指導,致力于提升當地的救治水平。
在平均海拔4080米的高原上,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甘德縣柯曲鎮衛生院院長、副主任醫師尼瑪拉毛常年奔波于各個牧區。在僅有10平方米的簡陋診室里,她帶領團隊從零開始,通過培訓提升醫術,多方籌措改善硬件,用十五載春秋將衛生院發展成集中西藏醫為一體的綜合性醫療機構。
以一人之光照亮一群人,讓“醫者仁心”綻放大愛之美。
雖然,張軍橋已經永遠地離開了我們,但他主導的“超聲神經阻滯”培訓,仍被坦桑尼亞醫學專家視為“醫護人員和學生急需掌握的前沿醫學知識”。在國內,他發起的“心跳行動”已在20多個城市推廣,吸引300多名醫務工作者加入,并傳承他的信念,成為默默守護生命的“燈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