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論壇】為智慧生活添加更多想象空間
【光明論壇】
2025全球工業互聯網大會近日在沈陽舉辦,“工業互聯網+人工智能”成為亮點。多語種AI翻譯屏、具身智能機器人、智能駕駛、智慧停車、AI政務導辦一體機等技術紛紛亮相,展示出對生活多領域的影響力和創造力,為智慧生活添加了更多想象空間。
工業互聯網是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如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與工業系統深度融合所形成的新型基礎設施和應用模式,既是新質生產力的重要體現,也是推動新質生產力形成的關鍵力量。2024年,我國工業互聯網核心產業增加值突破1.5萬億元,相關應用拓展到49個國民經濟大類,帶動經濟增長近3.5萬億元,已成為高質量發展的抓手。工業互聯網的本質是萬物互聯,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融合嵌入,各類應用于特定生活場景的智能設備似雨后春筍般涌現,使得工業互聯網不僅是“工業機器的互聯網”,也是“生活設備的互聯網”。
工業互聯網技術正加速應用于生活的各個場景,推動智慧生活從概念變為現實。這主要體現為各種類型的“工業大模型+AI智能體”,從服裝、餐飲、家居、出行,到教育、文化、體育、醫療、健康、養老,再到城市管理、政府服務,都能看到它們的身影。當前,家庭智能機器人可自動進行清潔、烹飪、看護等家務工作。智能交通管理系統可實時監測路況、優化信號燈配時,減少擁堵。嵌入大語言模型的教育智能體不僅能根據學生學習情況動態調整學習內容,實現因材施教,而且可完成作業批改等任務。工業互聯網還廣泛應用于輔助診療、健康管理等衛生健康領域。智能政務導辦一體機通過集成身份證、社保卡等信息,可提供咨詢、導辦、查詢、業務辦理指引等服務。
當前,人們接觸的消費互聯網主要是“電腦互聯”和“手機互聯”,它們使得信息搜索和溝通交流更便捷,但對日常生活的其他方面影響較為有限。“工業互聯網+生活”使得生活的各領域都變得更加智能,通過人機萬物互聯以及人工智能技術的嵌入,實現了對各類生活場景的智能化改造,使生活方式真正進入數字化、智能化時代。工業智能化還在重新塑造和定義生活,讓各種智能化機器成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工業互聯網帶來的高效率節省了大量時間,可用來鍛煉、休閑、娛樂等,營造更加健康且豐富多彩的生活。
此外,消費者可通過工業互聯網平臺參與產品設計,實現各類日常消費產品的個性化定制。就傳統而言,生活服務的個性化特征明顯,但也造成供給效率低下和供給能力不足問題。例如,針對各項服務中的各種排隊行為,工業互聯網有助于緩解這一難題。“工業互聯網+人工智能”通過大數據分析、機器學習算法、用戶畫像等方式,在標準化與個性化之間形成新的均衡,既能滿足人的需求,也能提供個性化服務。此外,工業互聯網還在持續創造新的生活場景,拓展服務覆蓋范圍和服務能力,并提供新的服務模式。
工業互聯網不僅改變了生活,也為其自身發展賦予新動能。歷史上,汽車、電視機、電冰箱、空調、電腦、手機等都曾是拉動消費增長的重要動力。不久的將來,智慧生活機器人也必將成為拉動消費、促進經濟增長的“新引擎”。此外,新的智能化服務消費場景也在加速形成,將極大提振人們的消費欲望和潛力。這將促進工業互聯網技術的價值轉化和溢出,激發新技術新產品的研發,激發企業的新一輪研發和生產投資熱潮,拉動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
“十五五”時期,越來越多的工業互聯網技術將被推廣應用,各種類型的智能機器人和互聯設備將更廣泛應用到生活的各類場景。未來不僅需加強核心技術研發和攻關、開發更多應用場景、強化風險防范意識,也需因地制宜在小城鎮與農村地區、中西部地區、老年群體中推廣應用最具需求性的智能化設備,使更多人享受到工業互聯網賦能智慧生活的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