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特殊的旅行,種下愛國的種子
12日凌晨三點,孫健毫無睡意。
興奮、激動、感恩……這些詞匯在他腦海里不停地縈繞。從落地那一刻起,他就被某種東西感動著,手機相冊里存滿了拍攝的視頻和照片,從機場到賓館這一路,每個瞬間都值得記錄。
3500面嶄新的五星紅旗掛滿青年大街沿途,鱗次櫛比的高樓大廈戶外大屏同時點亮“山河銘記,英雄回家”“祖國從未忘記,人民永遠銘記”等紅色標語,這些滾動的字句猶如跳動的火焰,點亮城市的每一個角落。
全城點亮“中國紅”迎接英雄回家 張曉楠攝
一次特殊的旅行
想要記錄的太多。孫健用剪輯軟件將這些瞬間編輯成小視頻,發布在朋友圈。
很快,朋友圈頂端接連亮起了一個個小紅心,朋友和家人紛紛點贊留言,字里行間是滿滿的共鳴和感動。
“致敬英雄,緬懷英烈!”
“凌晨看到這條朋友圈,瞬間清醒,向英雄致敬!”評論區里,激動的情緒在文字間流淌。
孫健告訴記者,之所以給孩子們安排這個特殊的行程,是因為身為遼寧撫順人,身體里流淌著紅色基因。2002年離開家鄉去湖南上大學,之后便一直生活在湖南。但是,這些年他也一直關注著家鄉的發展和變化,像志愿軍烈士遺骸回國這樣舉國矚目的大事兒,每年都會看直播。
這次帶著孩子到現場觀看迎回儀式,就是希望他們能親自感受祖國對英雄的崇敬和緬懷,希望愛國的情懷能在他們心底扎根。
長沙到沈陽,2300多公里的行程,跨越山海,只為見你。
再遠的路程對孫健來說都是值得的。孫健仍在回味著飛機平穩落地后,機場大屏上以熱烈的紅色為背景的“英雄回家”四個大字,特別震撼。當出租車駛出機場的那一剎那,整座城市迎接烈士遺骸回國的莊重感撲面而來。從桃仙機場到抗美援朝烈士陵園的沿途,迎風招展的五星紅旗,不斷滾動的紅色標語……這是沈陽為英雄鋪就的榮光之路。
孫健和孩子們的登機牌 受訪者提供
這個畫面永遠記在心底
青年大街上,人群慢慢地聚攏在一起,孫健帶著孩子們站在人群里靜靜地等待著。
此時人群中沒有一絲聲音,他們都等待著英雄歸來。他們手中拿著鮮花或五星紅旗,心中充滿對英雄的崇敬和感激。
孫健帶孩子們現場觀看第十二批在韓中國人民志愿軍烈士遺骸迎回儀式 欒溪攝
孫健在參加完儀式后,心中感慨萬千。“他們是國家的英雄,是民族的脊梁,他們的奉獻和犧牲,才換來了今天的和平與安寧。我帶著孩子們跨越千里,來到這里,就是希望在他們心中種下愛國的種子。”
一旁的女兒早就紅了眼眶,帶著一絲哽咽對父親說:“爸爸,這些志愿軍先烈太偉大了。這么多年了,他們終于回家了。”稚嫩的聲音里,是超越年齡的理解與動容。
說起自己的人生經歷,孫健覺得是幸運的。他出生在撫順,那是雷鋒精神的發祥地,這片土地浸潤著紅色基因,從小耳濡目染的故事,讓“奉獻”二字早早刻進了他的骨子里。如今他定居湖南長沙,巧合的是,那里正是雷鋒的故鄉。這份跨越地域的緣分,讓他對“紅色傳承”有著更深刻的體悟。
“最近幾年確實很少回遼寧了,但我的根一直在這里。”孫健低頭摸了摸孩子的頭,眼神溫柔而堅定,“帶他們回來感受家鄉的特殊文化,就是想讓他們知道自己的根在哪里。今天這個難忘的畫面,希望他們能永遠記在心底,把這份對英雄的崇敬、對國家的熱愛,一直傳下去。”
而這份記憶,也確實如他所愿,成了所有人心中難以磨滅的印記——今天,青年大街上的“中國紅”,不僅映紅了天空,更映紅了一代人心底的傳承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