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模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怡红院精品视频在线观看极品,高清在线不卡av,久久在精品线影院精品国产

您現在的位置:葫蘆島廣播電視網>> 新聞中心>> 圖文頭條>> 熱點>>正文內容

下活“一盤棋” 開創新局面

雄安新區中關村科技園。耿輝攝/光明圖片

6月15日,人們在首列連接長三角一市三省的超級“環線”列車上參加集章打卡活動。

新華社發

深中通道深中大橋。新華社發

  【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深化改革進行時】

  “區域一體化乃大勢所趨。”我國幅員遼闊,各地人口、資源稟賦差異巨大,統籌區域協調發展從來都是一個重大問題。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了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等一系列具有全局性意義的區域重大戰略,進一步完善支持西部大開發、東北振興、中部崛起、東部率先發展的政策體系,引領我國區域協調發展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

  各地區立足自身比較優勢,積極主動融入新發展格局,經濟總量不斷攀升,發展均衡性逐步增強,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呈現出分工合理、優勢互補、相得益彰的區域協調發展嶄新局面。

區域重大戰略有序推進

  建設雄安新區是千年大計、國家大事。

  “四縱三橫”的高速公路和對外骨干網絡全面建成;北京援建的北海幼兒園、史家胡同小學、北京四中雄安校區已開始招生,雄安宣武醫院開始接診,北京與雄安新區第一批33項公共服務同城化事項已發布,京雄社保卡居民服務“一卡通”實現公共交通、就醫購藥等多個應用場景兩地互通……

  從“一塊地”到“一張圖”,再到“一座城”,雄安新區正在“拔節生長”。

  國家發展改革委黨組成員郭蘭峰介紹,現在,雄安新區已經進入到大規模建設和承接非首都功能并重的階段,規劃政策體系不斷完善,城市框架基本拉開、雛形顯現,白洋淀治理成效持續鞏固,優質公共服務供給不斷增加。

  “京津冀如同一朵花上的花瓣,瓣瓣不同,卻瓣瓣同心。”2024年是京津冀協同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十周年。十年來,這一國家戰略不斷向縱深推進,京畿大地發生著深刻變化。

  規劃政策框架搭建形成。2015年6月,《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印發。以此為藍圖,有關方面制定相關規劃,相關部門也出臺產業、教育等專項規劃和配套政策。重點區域高質量發展成效明顯,天津濱海新區改革開放取得實效,2023年天津港集裝箱吞吐量突破2200萬標箱。

  交通一體化網絡加快構建,主要城市1至1.5小時交通圈基本形成。生態協同治理成效明顯,2023年區域PM2.5比2014年下降近六成。產業鏈上下游協作持續強化,中關村企業在天津、河北設立分支機構1萬多家。

  體制機制改革創新深入推進。京津冀推出了第一批165項資質資格相互認證,230余項高頻特色便民服務實現了“自助辦”……

  清華大學中國發展規劃研究院常務副院長董煜認為,十年來,京津冀地區在協同發展上努力探索,取得許多重要進展,達到預期效果。看待這份成績單,既要看“硬”的數據,也要看“軟”的經驗,既要看到對于兩市一省自身發展的積極意義,更要看到對于全國區域協調發展的重要示范價值。

  當我們再把目光投向南粵大地,一個又一個發展奇跡舉世矚目,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取得明顯成效。

  鵬城實驗室、廣州實驗室順利運行,大灣區量子科學中心掛牌,建成全國(國家)重點實驗室超50個,新建10家粵港澳聯合實驗室。科技力量布局不斷完善,協同創新持續深化,戰略性新興產業不斷壯大。

  港珠澳大橋開通,全球首個直達機場空側的跨境海空聯運項目“東莞—香港國際空港中心”投入運營,交通基礎設施互聯互通不斷強化。“灣區通”工程有序實施,投資貿易等方面堵點進一步打通,大灣區標準信息公共服務平臺及“灣區標準”標識上線,規則銜接深入推進……

  國家發展改革委黨組成員、副主任趙辰昕表示,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區域重大戰略有序推進,區域協調發展取得積極進展。

發展相對差距持續縮小

  巴蜀一家親,川渝“一盤棋”。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位于“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交匯處,是西部陸海新通道的起點,在國家發展大局中具有獨特而重要的戰略地位。

  近年來,川渝兩地緊密合作,大力推進科技和經濟發展深度融合,激發各類創新主體活力,培育競爭優勢突出的現代產業體系,積極推進要素市場化配置、科研體制、跨行政區經濟社會管理等重點領域改革,擴大全方位高水平開放,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打造高品質生活宜居地。

  川渝1000千伏特高壓交流工程重慶段線路工程全線貫通,川渝南北大道三期項目正式通車,川渝貿促系統簽署協議推動成渝地區全方位開放……2024年以來,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各領域建設全面提速。

  數據顯示,2024年一季度,300個共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重大項目完成年度投資1108.7億元,完成率25.4%。

  當前,科創元素加速向西部科學城聚集,各領域重大科技創新呈全面開花之勢,數字經濟蓬勃發展;中歐班列(成渝)號直達歐洲,西部陸海新通道通達東南亞……西部大開發正在形成新格局。

  西部地區奮力譜寫新篇章的同時,中部地區也在加快崛起。

  中部地區承東啟西、連南接北,六省經濟總量約占全國五分之一。近年來,中部地區加速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制造業增加值由2019年的6.1萬億元增長到2023年的6.8萬億元,打造了眾多亮麗“名片”。

  同時,東北全面振興、東部地區加快推進現代化等深入實施。在東北,黑龍江、吉林、遼寧奮力扛起維護國家國防安全、糧食安全、生態安全、能源安全、產業安全的重要使命……

  趙辰昕表示,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區域發展相對差距持續縮小。中西部地區經濟增速連續多年高于東部地區,中部和西部地區生產總值占全國比重由2012年的21.3%、19.6%提高到2021年的22%、21.1%。東北地區經濟發展逐步企穩,結構調整扎實推進,近年來東北三省糧食產量占全國的1/5以上、商品糧量約占1/4、糧食調出量約占1/3,作為我國“大糧倉”的地位更加鞏固。

人民群眾獲得感不斷增強

  千島湖畔,浙江杭州淳安縣楓樹嶺鎮下姜村,不少村民喜歡坐在廊橋上乘涼、聊天,享受夏日夜晚的悠閑時光。

  近年來,下姜村積極踐行先富帶后富,與周邊多個鄉村抱團發展,一起走上了共富路。“我們這里山好、水好、空氣好,鄉村旅游越來越火,村民收入持續增長,生活也越來越好。”下姜村村民姜麗明告訴記者。

  區域協調發展是實現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在推進共同富裕上先行示范,是黨中央賦予長三角的重要使命。

  2021年5月,浙江開啟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之路;2022年11月,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執行委員會會同上海青浦、江蘇吳江、浙江嘉善兩區一縣政府,公布跨省域協同推進共同富裕實施方案。

  在一系列重大戰略部署的指引下,長三角共同富裕的產業基礎更加堅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續提升,民生服務領域有了更多跨區域應用場景,越來越多的群眾享受到更加優良的環境質量。

  “醫保異地結算,省心又省錢,為老百姓帶來了實實在在的便利。”安徽省阜陽市市民王帥說。隨著長三角地區異地結算深入推進,群眾異地就醫“墊資”和報銷“跑腿”的難題正逐步得到解決。

  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呈現新氣象,聚焦民生期盼,讓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增強。

  與此同時,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也在造福沿江兩岸,潤澤億萬人民。“長江經濟帶發展的初心使命是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這些年我們采取了一系列保護修復措施,長江流域生態環境發生了顯著變化。”郭蘭峰說。

  “九曲黃河萬里沙,浪淘風簸自天涯。”如今,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持續推進,黃河流域生態環境持續明顯向好,中心城市和城市群加快建設,全國重要的農牧業生產基地和能源基地地位進一步鞏固,新的經濟增長點不斷涌現。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新型城鎮化建設取得重要進展,常住人口城鎮化率從2012年的53.1%提高到2023年的66.16%,“兩橫三縱”城鎮化格局基本形成。我國打贏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脫貧攻堅戰,歷史性解決了絕對貧困問題,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城鄉居民生活水平差距逐漸縮小,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不斷提高。

  郭蘭峰表示,新時代做好區域協調發展工作,要全面認識和準確把握區域協調發展面臨的國內外形勢,尊重客觀規律、發揮比較優勢,深入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區域重大戰略,積極構建優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區域經濟布局,為中國式現代化提供堅實支撐。


主站蜘蛛池模板: 蒙城县| 钟祥市| 柘荣县| 腾冲县| 内乡县| 平定县| 巴塘县| 青铜峡市| 南宁市| 九寨沟县| 景洪市| 金山区| 大理市| 教育| 理塘县| 巍山| 龙胜| 于都县| 万载县| 梓潼县| 新化县| 靖边县| 西林县| 花垣县| 石城县| 涿州市| 门头沟区| 大荔县| 富民县| 宾阳县| 麦盖提县| 荣成市| 临武县| 靖西县| 三原县| 汕尾市| 茌平县| 桃江县| 澄迈县| 上高县| 安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