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蘆島: 項目為王 “六基地”建設雄姿初展
葫蘆島龍灣海濱風光秀美。
①渤海灣畔,一架架巨型“風車”林立。
②中船風電興城海上風機總裝基地竣工投產。
③錦西石化100萬噸年連續重整及70萬噸年芳烴抽提聯合裝置即將啟用。
④徐大堡核電項目主設備安裝拉開序幕。 本版圖片由本報特約記者田嘉攝
風好帆正懸,奮進正當時。
今年以來,葫蘆島市全面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東北、遼寧振興發展的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新時代推動東北全面振興座談會上重要講話精神,以全面振興新突破三年行動為引領,全市上下凝心聚力、鉚足干勁,奮力譜寫葫蘆島全面振興新篇章。
不喊口號,埋頭苦干,葫蘆島市初現“大項目頂天立地,中小項目鋪天蓋地”的發展新局面。項目建設捷報頻傳,前三季度葫蘆島市多項主要經濟指標增速跑贏全國,在全省名列前茅。地區生產總值增長6%,列全省第3位;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1.8%,列全省第4位;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8.5%,列全省第2位;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30.8%,列全省第1位;進出口總額增長33.4%,列全省第1位,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呈現多年未有的良好局面,振興預期全面向好。
葫蘆島市錨定省委十三屆六次全會的部署要求,牢牢把握在維護國家“五大安全”中的重要使命,以全面振興新突破三年行動為引領,深耕“雙重戰略定位”,充分發揮自身的產業優勢、區位優勢、自然稟賦優勢,逐個項目攻堅,深度融入東北海陸大通道建設,建設清潔能源產業基地、精細化工產業基地、有色冶金和裝備制造基地、京津冀科研成果產業化基地、旅游休閑目的地、綠色農產品供應基地“六基地”。
目標清、方向明、干勁足,奪取全面振興新突破三年行動首戰告捷,葫蘆島人信心滿滿。
化工精細化 能源清潔化
初冬時節,葫蘆島經濟開發區化工園區內,熱潮涌動。
總投資100億元的中國中化揚農葫蘆島大型精細化工項目廠房內,切割機、角磨機奏響冬日里的奮進樂章。搶在入冬之前,項目完成一期基建工程,全面轉入廠房內部施工和設備安裝階段,確保入冬后,施工“不斷檔”。
來到毗鄰的遼寧先達農業科學有限公司,各條生產線開足馬力,今年6月份建成投產的年產1000噸咪唑煙酸和3000噸農藥中間體項目正在進行試生產,投資1.8億元的六期項目已經完成立項,計劃明年年初開工建設。
石化產業是葫蘆島市四大支柱產業之一,全市共有43戶規模以上石化企業,今年以來,葫蘆島市不斷推進“減油增化”,推進基礎化工向精細化工的產業延伸,并重點打造精細化工產業基地。葫蘆島市在葫蘆島經濟開發區、高新區、打漁山經濟開發區規劃建設了三個省級化工園區,推動化工產業形成聚鏈效益。
以綠色農化、化工新材料、高端專用化學品、低碳烯烴、碳酸鋰等為代表的精細化工產業發展迅速。先達農業、陶普唯農、麗天新材料、虹京科技、百萬噸生態肥等一批企業、項目相繼建設竣工投產,為精細化工產業發展增添了新力量。
今年前10個月,葫蘆島市精細化工集群產值達到427億元,千億級基礎化工及精細化工產業集群正在加速形成。
追風逐日,向綠而行。
渤海灣畔,一架架巨型“風車”林立,海風吹過,碩大的扇葉徐徐轉動;南票山脊,一塊塊光伏板鱗次櫛比,陽光照射下熠熠生輝。
葫蘆島市充分發揮核能、風電等優勢,聚焦“雙碳”目標,謀劃清潔能源項目,構建綠色低碳能源體系,建設風、光、火、核、儲一體化清潔能源基地。
總裝機容量120萬千瓦、總投資77億元的中船風電、大唐、遼能等5個風電項目陸續開工。旭藍新能源、中核南票、遼寧大唐國際等14個光伏項目實現并網發電。葫蘆島西部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項目單體設備已調試完畢,開始接收垃圾,即將正式投產。
11月15日,徐大堡核電1號機組正式開工建設。與此同時,3號、4號機組建設進展順利,其中3號機組反應堆壓力容器及4臺蒸汽發生器近期運抵,拉開了總投資超千億元的徐大堡核電項目主設備安裝序幕。
總裝機容量120萬千瓦、總投資83億元的興城抽水蓄能電站,已進入全面施工階段,年發電量約24億千瓦時,年產值約9億元。
核電、海上風電、陸上風電、光伏發電、抽水蓄能、儲能電站……清潔能源產業多點發力、全面開花。今年,葫蘆島市重點推進清潔能源類項目37個,總投資1224.87億元,裝機總容量914.26萬千瓦。清潔能源產業的集聚效應正在加速形成。
科技產業化 “有色”變綠色
葫蘆島市扭住自主創新這個“牛鼻子”,借助對接京津冀協同發展先行區優勢,開展與京津冀高校、科研機構、企業的多層次多領域合作,推動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構建協同創新體系,共建高水平科技創新平臺,打造京津冀科研成果產業化基地。
引育壯大科技人才隊伍。葫蘆島市依托東戴河“帶土移植”轉化中心,聚焦北京等地創新資源“筑巢引鳳”“借雞生蛋”,目前已簽約企業72家,孵化企業20家,入駐人才團隊20個,成立專家工作站60個、產學研聯盟122個,伊菲科技等22家成果轉化企業成功落地。
葫蘆島市還開辟科技招商新賽道,實施“百家企業院所進葫”工程,京津冀(興城)現代低碳新材料科技產業園日前啟動建設,美仕(興城)生物質科技、福興新型建筑材料等兩家企業首批落戶;博萃科技磷酸鋰廢舊電池回收利用中試項目已完成;中科院長春光機所葫蘆島產業技術研究院正在安裝生產線。今年前10個月,全市新注冊科技型中小企業76家,增長90%;技術合同成交額翻番。
有色冶金和裝備制造產業是葫蘆島市的傳統支柱產業。一年來,葫蘆島市以科技賦能推動傳統產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綠色化升級改造,圍繞有色金屬精深加工、高端裝備制造領域進行布局,建設起多領域、高附加、長鏈條的有色冶金和裝備制造基地。
正在規劃建設的葫蘆島市有色金屬冶煉產業園內,雙頂吹煉銅工藝替代轉爐環保升級及節能降耗改造項目加速推進。項目與陸續進駐園區的一批延鏈補鏈強鏈項目協同發力,推動“原字號”頭部企業中冶葫蘆島有色金屬由“粗”向“精”、由“彩”向“綠”跨步轉型。
裝備制造業大步邁向高端化、智能化。葫蘆島市依托西門子、泰德爾等重點企業,通過產業數字賦能,提升工業透平、電力裝備等優勢產業基礎能力和智能化、數字化水平;蓮花山鑿巖釬具、蓮花山鑄造等“老牌”制造類企業也通過數字化改造,實現了跨越升級。
全域“山水畫” 農業生態新
“以前只知道葫蘆島有大海和沙灘,來了后才發現還有這么多好看的、好玩的。”今年暑期,一份葫蘆島市旅游攻略火遍網絡,吸引了眾多來自全國各地的網友到葫蘆島市旅游打卡。
葫蘆島市旅游資源豐富,集“城、泉、山、海、島”于一體,坐擁265.2公里長城線和285公里海岸線,自然資源優勢得天獨厚。立足資源稟賦,葫蘆島市確立了“北方黃金海岸,四季康養勝地”的品牌發展定位,打造旅游休閑目的地,串聯山海人文景觀,深度開發東戴河+長城、寧遠古城、龍興黃金海岸、覺華島、葫蘆古鎮、西部生態山水“六大文旅綜合區”,構建“一小時一景區、一集群一日游”文旅圈,繪制全域“山水畫”,打造一體“大景區”。
著眼產業融合,葫蘆島市踐行“文旅+”發展理念,推進農業、工業、體育、康養、研學等產業融合發展,策劃舉辦貫穿全年的文旅體活動,豐富夜游、夜娛、夜購、夜食等新型業態,營造旺季更旺、淡季不淡、“白+黑”全域全季全時文旅消費氛圍和產業鏈條。前10個月,全市舉辦“節展賽會”活動320項,旅游人數2364.17萬人次,同比增長179.8%;旅游收入83.42億元,同比增長91.4%。
強化文旅招商。今年以來,葫蘆島市先后對接華僑城、港中旅、銅鑼灣集團等頭部文旅企業,赴珠三角等多個地區開展推介,在建、續建文旅項目16個,總投資22.1億元;包裝重點文旅項目13個,總投資161億元;隆東五星級酒店、銅鑼灣廣場、亞特蘭蒂斯酒店等重點項目簽訂協議。
農業是葫蘆島的優勢,也是葫蘆島的一張名片。全市水果種植面積和產量均居全省第2位,水產品產量居全省第3位,設施農業生產規模居全省第4位。
葫蘆島市以發展現代化大農業為主攻方向,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深耕“兩水一特”,推動一產“接二連三”,創建覺華島等5個國家級海洋牧場示范區,打造多寶魚、刺參、小粒花生、水果等優勢農林牧漁產品生產基地。
百億級海洋漁業(食品農產品深加工)產業集群建設在望。圍繞構建綏中縣海洋捕撈全產業鏈核心區、興城市海洋小鎮精品示范區、龍港區休閑漁業功能展示區三個海洋漁業核心區,葫蘆島正在提速培育多寶魚、貝類、海參、水產種業、現代海洋牧場、水產品加工業、休閑漁業、海洋捕撈業、淡水特色產業、環渤海灣海產品集散交易中心10個支柱產業。全市水產品、油料作物、水果、蔬菜、畜牧業、飼料加工業、食用菌和中草藥7個優勢特色產業,以及7個農產品加工集聚區(核心區)建設已經初具規模。
擘畫藍圖啟新程,接續奮斗開新局。當前,決勝首戰之年進入最后沖刺關鍵節點,葫蘆島市將以更實的作風、更大的擔當、更拼的干勁,奮力譜寫全面振興新篇章,為遼寧打造新時代“六地”貢獻葫蘆島力量。
首戰之年·一線
服務精準高效 項目“落地開花”
本報記者 姜 帆
初冬的寒意擋不住項目建設的腳步。12月5日,記者在遼寧忠民肥業科技有限公司聚氨酯包膜緩釋化肥制造項目現場看到,面積1萬平方米的廠房已拔地而起,建筑工人正在進行廠房的主體鋼結構施工。該項目是葫蘆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今年的重點招商引資項目,一期工程總投資6000萬元,建設10萬噸聚氨酯包膜緩釋化肥和摻混肥生產線,建成后年產值將達5億元以上。
談及項目,該企業副總經理楊金生連說兩個“沒想到”:“沒想到項目落地這么順利,不到一個月就完成摘地;更沒想到3個月時間就辦完了項目前期的各項手續,11月份項目正式開工。”從項目洽談到開工不足半年,楊金生說,這樣的速度在該公司史無前例。
項目快速推進的秘訣,得益于葫蘆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建立起從項目謀劃、招商到項目落地后手續辦理的一整套服務體系。開發區招商局負責人介紹,今年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謀劃“兩高兩新”產業定位,分析梳理出四大領域共13條產業鏈招商圖譜,圍繞錦西石化、航錦科技、連石化工、西門子能源等龍頭企業產品、產業延鏈、補鏈、強鏈,廣泛開展以商招商、產業鏈招商。
為進一步提升入駐項目質量,葫蘆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修改完善了招商引資工作流程、入駐項目基本條件等文件規范,針對“招引”環節出臺細化舉措;優化重點項目落地服務機制,成立重點項目工作專班,項目管家主動上門幫助企業辦理手續,推動難點問題及時解決,推動項目建設跑出“加速度”。
近期,開發區主要領導主動掛帥,帶隊赴上海、南通、常州等地開展招商活動,成功簽約半導體用石英制品項目和超高性能聚氨酯彈性體項目兩個新材料項目,目前均已完成選址,預計明年可開工建設。
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招商引資工作“凱歌高奏”是葫蘆島市今年以來強化招商引資取得良好成效的生動寫照。葫蘆島市把招商引資作為“一把手”工程,黨政主要領導帶頭外出招商,重建招商和項目服務機構,組建千人專職招商隊伍,分赴全國各地開展招商,并布設域外招商駐點24個,保持日均200名招商人員駐點招商。截至10月底,今年全市新簽約項目236個,增長112.6%,計劃總投資1076億元,增長23.9%,其中105個項目實現當年招商當年落地。
首戰之年·觀潮
磅礴起勢 乘勢而上
翟新群
勇擔新使命,奮進新征程。
年初以來,葫蘆島市全面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東北、遼寧振興發展的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新時代推動東北全面振興座談會上重要講話精神,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和構建新發展格局這個戰略任務,鍛長板、補短板,敢闖敢干加實干,以超常規舉措打好打贏新時代東北振興、遼寧振興的“遼沈戰役”。
在全面振興新突破三年行動中“走在前列、多作貢獻”,這是省委、省政府對葫蘆島的殷殷期盼。在千帆競發、百舸爭流的發展態勢下,實現爭先進位絕非易事,葫蘆島勇挑重擔,不畏挑戰,以更飽滿的熱情、更昂揚的斗志、更充足的干勁,掀起高質量發展的磅礴之勢。
高質量項目是高質量發展的“主引擎”和“硬支撐”,也是葫蘆島在全面振興新突破中展現更大作為的底氣所在。葫蘆島市牢固樹立“項目為王”理念,把項目建設作為實體經濟的“主引擎”,深耕“雙重戰略定位”,布局建設“一通道六基地”,打造“千百億”產業集群。全年謀劃實施總投資額3008.7億元的550個重點項目,項目數量和投資額均創歷史新高。搶抓發展機遇,今年葫蘆島市計劃實施27個央地合作項目,總投資額達1578.1億元。徐大堡核電、興城抽水蓄能、揚農大型精細化工等大項目的落地建設,有力增強了葫蘆島人的發展信心和底氣。
錨定發展目標,葫蘆島人打出更“實”的作風、更“足”的干勁,奮力沖刺。“冬閑變冬忙”,開展重點項目前期工作“百日攻堅”行動,各部門倒排工期、爭分奪秒、掛圖作戰,推動項目落地建設實現“加速度”;推行“一三七工作法”,形成“立說立行、馬上就辦、限時辦結、辦就辦好”的工作格局;面向全面振興主戰場發現、培養、選拔使用干部,樹立起“苦干實干提拔重用,跑要躲閃堅決不用”的選人用人導向,擦亮識人選才的伯樂之眼,提升廣大干部干事創業精氣神。
奮斗必有成效。全市上下凝心聚力,攻堅克難,砥礪奮進,創造了一個又一個“葫蘆島速度”:揚農大型精細化工項目各項手續辦理創同等級項目用時最短紀錄;徐大堡核電1號、2號機組從國務院常務會核準到正式開工用時不到百天;興城抽水蓄能電站不到50天即完成征地拆遷和手續辦理,比企業原計劃提前了7個月。
從以往企業等著政府部門辦,到如今政府部門推著企業跑,“葫蘆島速度”成為該市在自身區位優勢、資源優勢、產業優勢之外,樹起的又一道招商引資的“金招牌”。預期全面向好,今年前10個月,葫蘆島市新簽約項目236個,同比增長112.6%。
“全面振興其時已至、其勢已成、其興可待!”今年前三季度,葫蘆島市多項主要經濟指標增速在全省名列前茅,全年規劃的550個重點項目中,有493個項目實現開復工。葫蘆島人不負所望,交出了一份可喜答卷,為我省三年行動首戰告捷貢獻出了葫蘆島力量。
當前,決勝首戰之年進入最后沖刺階段,聚焦遼寧新時代“六地”目標定位,葫蘆島市委再次發出“冬閑變冬忙”的動員令,錨定目標,乘勢而上,越戰越勇,確保全面振興新突破三年行動首戰告捷、連戰連捷,持續跑出高質量發展的“葫蘆島速度”,在遼寧全面振興新篇章中展現更大擔當和作為。
首戰之年·看點
“鏈”出發展新動能
本報記者 姜 帆
初冬時節的葫蘆島,項目建設熱潮依舊翻涌。
徐大堡核電、中國中化揚農葫蘆島大型精細化工、興城抽水蓄能電站等投資百億元左右的“鏈主”項目相繼落地開工建設,一批延鏈補鏈強鏈重點產業項目建設如火如荼。
依托頭部企業建鏈,協同上下游企業延鏈、補鏈、固鏈、聚鏈,以基礎化工及精細化工千億級產業集群,及清潔能源、有色冶金、船舶機械、泳裝服飾、文旅康養等百億級產業集群共同構建的“千百億”產業集群正在葫蘆島市加速崛起,為全面振興新突破提供項目支撐。
- 下一篇:重磅紀錄片|共享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