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沈陽:“三舉措”推動公共資源農業農村項目交易提質增速
日前,記者從遼寧省沈陽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獲悉,該中心針對農業農村項目采取多項服務舉措,全力保障各類項目交易提質增速,助力鄉村振興實現新突破。截至8月末,共完成高標準農田改造提升項目、農村道路公路維修改造工程、農村供水保障工程及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程等各類項目72個,成交金額12.71億元。
今年是沈陽市在實施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上實現新突破三年行動方案的第一年,為保障農業農村項目招投標的順利推進,沈陽公共資源交易中心采取了多項有力措施。
暢通項目交易“快車道”。持續提升農業農村項目招投標的專班服務水平,推出了“5+2全周開評標”和“7×24小時接受咨詢”的服務承諾,積極主動、精準高效做好全流程服務。對農業農村項目提前對接,主動服務,重點項目當天委托、當天上網公告,極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時,根據項目需要,利用周六周日、長假安排項目開評標,并實行7×24小時場地預訂及開評標服務,提供7×24小時咨詢服務。
完善軟硬件促進電子化服務提速升級。完成了開標室智能化升級,更好地滿足重大農業農村項目的招投標需求。中心對開標區進行智能化改造,實現該區域服務功能的“三升級”:空間布局升級、音視頻設備智能化升級、評標設備的全面升級,有效解決了過去顯示終端分辨率低、顯示不清的問題,提高了評標質效,提升了服務品質。電子開評標室由原來的24間擴充至29間,全部滿足“不見面”開標和遠程異地評標需求,實現中心電子化服務提速升級。
實行全鏈條服務保障。建立了場地預訂、電子保函辦理、組織開評標等全鏈條主動溝通服務保障機制,項目“聯絡員”對重點農業農村項目做到提前對接、提前介入,做好項目現場開評標服務預案,針對項目復雜、投標企業多等情況靠前主動服務,加強業務指導,一站式服務,問題一次性告知。
沈陽公共資源交易中心通過打造“互聯網+公共資源交易”新模式,打通公共資源交易全流程電子化的“最后一公里”,實現了交易文件“在線檢”、項目質疑“在線辦”、評審專家“在線抽”、交易進程“實時查”、成交通知“在線發”、交易文檔“在線存”,從“最多跑一次”升級為“零次跑”。
- 下一篇:把東北大糧倉打造成“大廚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