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口:木船換鋼船、轉產有補貼
日前,營口市組織市農業農村局、市海洋與漁業局等多部門工作人員,深入漁村、碼頭和漁民家中,圍繞漁船“減船轉產”和“木改鋼”工作,聽取群眾意見建議,有針對性地制定獎補政策,快速推進工作開展。
為解除漁民上岸轉產的顧慮,營口市整合工、農、商、漁、旅各方資源,加大對漁民的就業保障力度。同時,通過提高補貼標準,鼓勵漁民采取合作等方式整合小木漁船“木改鋼”,并幫助條件不足或融資困難的漁民解決漁船改造困境。
“近幾年,近海魚數量越來越少,我的木船也老舊了,還費油,掙不了多少錢。趁著政府這次推出‘減船轉產’政策,我就轉產了。政府給一定的補貼,還幫忙找工作。”蓋州市西海街道辦事處雙橋村村民胡恩德說。
談及漁船“木改鋼”政策,蓋州市團山街道辦事處光輝村村民韓宏偉說:“我的漁船正在改造,可以申請補助和貼息貸款。改造后的漁船出海更安全,出海收入也會增加。希望更多漁民能夠享受到‘木改鋼’政策帶來的實惠。”
為保障漁船“木改鋼”政策高效落地,營口市將服務觸角延伸至最前端的造船企業。工信部門組織人員進駐造船企業,了解鋼船生產準備情況,積極協調各方資源,保障鋼材等主要生產物資供應穩定。為了拓寬資源引入渠道,市工信局與江蘇、大連等地的優質船舶企業對接,精心篩選出10余種符合漁民需求的優質船型。同時,嚴格督促造船企業落實安全生產責任,保障船舶制造安全有序。
一家漁船修造廠的負責人孫妍表態:“我們將以漁民需求為核心,依法依規推進鋼船生產,確保造出來的每一條漁船都符合漁民的作業需求,既保障出海安全,又提升作業效率。”
另外,由營口市職能部門、基層干部和漁業從業者組成的宣傳隊伍,通過進漁港、進漁村、上漁船以及視頻連線等方式,面向船東、船長、船員開展漁業安全宣傳教育,進一步壓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
船主孫企剛表露心聲:“出海不能存有僥幸心理,必須按照規定進行安全檢查,不能超員超載。大伙兒現在做得都挺到位。”
西市區漁市街道辦事處實施24小時駐守碼頭督導機制,包保干部與船主精準對接,實現漁船出航、作業、歸港全流程監管,確保漁船動態“看得見、管得住”。
下一步,營口市將持續鞏固漁業安全生產治理成效,形成政策宣傳、精準監管、造船保障服務閉環,不斷優化安全監管措施,常態化開展隱患排查與安全培訓,穩步推進“減船轉產”與“木改鋼”工作,確保補助政策與配套服務落實到位,實現漁業安全生產與產業效益提升的雙贏目標。
- 下一篇:沒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