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185個村“裝進”一家超市
牛油果,原本從墨西哥、智利等地進口,可你知道嗎,現在云南省孟連縣也出產品質上好的牛油果;蝴蝶蘭,典型的南方花卉,但現在在內蒙古庫布齊沙漠腹地,正盛開成一片桃紅色的海洋;還有新疆若羌縣的有機紅棗、河北阜平黃桃、湖北荊州的洪湖藕帶……這些原本少有人知道的地方特產,正通過生鮮電商走進消費者生活。近日,生鮮電商盒馬公布,目前全國已有185個“盒馬村”對接超市,從海拔超4000米的青藏高原、遼東半島東側的近海,到云南孟連的邊陲小鎮,都有盒馬村。
如何把185個村裝進一家超市?村口直通消費者,又給當地帶來了什么變化?有了盒馬村,消費者的購物車有什么不同?
盒馬村的實質是“訂單農業”。依托消費大數據,2019年7月,盒馬在四川甘孜州丹巴縣率先試水“盒馬村”模式,讓產銷之間形成穩定的供應關系,推動農產品標準化、精細化、品牌化改造。經過4年歷練,逐步向全國復制。
這185個村,大都是盒馬的買手一個一個跑出來的,也有部分是當地鄉村振興部門推薦來的。
過去,由于地處偏遠山區,被譽為“中國木耳之鄉”的吉林省汪清縣出產的高品質干木耳很長時間里都賣不出好價格。2022年8月,在國家發展改革委派駐汪清掛職干部工作組的牽線下,“盒馬村”模式被引進汪清縣,與當地木耳龍頭企業“桃源小木耳公司”合作。結合盒馬消費數據,干巴巴的木耳搖身一變,成為具有“脆、糯、潤”不同口感特點的木耳產品,如“有機小碗耳”“免泡有機山木耳”“MAX有機糯木耳”,在市場上獨具特色。在這個木耳盒馬村,如今種植戶年均增收2萬元左右。牽頭的桃源小木耳公司2022年總產值達到1.4億元,同比增長14.2%。
在國內幾家頭部生鮮電商中,盒馬定位相對中高端,消費者支付能力較強,這也為盒馬村支持農業有機、綠色轉型提供了群眾基礎。盒馬首席商品官趙家鈺介紹,185個盒馬村中,有機盒馬村達41個,越來越多消費者通過盒馬熟知并認可來自盒馬村的有機蔬菜。
因為盒馬村的存在,很多村莊和行業都改變了模樣。位于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杭錦旗庫布齊沙漠腹地的蝴蝶蘭盒馬村,早年間是一片沙漠。伊泰印象花卉有限公司在這里建起了一個人造的花卉綠洲。簡單說,就是通過種植(樹、草場)改善沙漠腹地生態環境,為雪花肉牛提供飼料,在牛舍上方建造光伏板,光伏新能源輸出的綠電供給工業園區,工業園區產生的工業余熱供給蝴蝶蘭種植基地作為熱源。
蝴蝶蘭盒馬村還改變了行業現狀。以前,不單是蝴蝶蘭,行業里講的是“南花北調”——即由昆明、福建等花卉主產區向北方地區輸送花卉。隨著對北方自然資源的挖掘和物流運輸條件的成熟,不僅蝴蝶蘭在北方地區的需求量增加,價格降下來了,北方蝴蝶蘭還調運至上海基地進行催花,再供給南方各門店,實現了北花南下。
盒馬超市附近的小區被戲稱為“盒區房”。這兩年,“盒區房”消費者最直觀的感受是菜籃子更豐富了。目前,盒馬村在盒馬銷售的產品共計699種,依據農產品的成熟時間,構成了一張覆蓋全國的時令美食地圖。哪個季節什么最好吃,安排得明明白白。
很多美食,有的消費者之前都沒有聽說過。就拿生蠔來說,很多消費者都聽說過乳山生蠔,可很少有人知道大連生蠔。在大連莊河市,區域內有365條大小河流,淡水資源和海洋資源融合,是國家級海洋牧場。這里的生蠔是“冷水蠔”,比一般的生蠔更加肥美。然而,在知名地標的影響下,大連產區的生蠔由于沒有品牌化,并沒有被全國的食客熟知,再加上銷售渠道不穩定,多年來,大連產區的生蠔沒有在全國售賣,只供大連周邊地區。盒馬為當地提煉出“北緯39度”的品牌,獨創了“半殼蠔”、有機生蠔、可生食等品種,讓更多消費者品嘗到冷水蠔的味道。
中國農業大學教授、國家農業市場研究中心主任韓一軍認為,一個國家要想真正成為農業強國,一個重要標志就是有農業品牌。然而,目前農產品市場上,真正打出品牌的只有少數幾家,更多企業品牌還沒有足夠的知名度和美譽度。
盒馬村的探索,對打造區域公用品牌具有積極意義。對很多產量不大的品類來說,進入盒馬銷售渠道后,企業已獲得了相對穩定的曝光渠道和銷售渠道。如果企業只想做一家小而美的生鮮企業,靠著盒馬這棵大樹、做盒馬的供應商,也夠了。但如果產品有潛力做成大產業,企業有動力做出大品牌,想要成為消費者在該品類里的首選,實現從盒馬村到全社會的破圈,還有大量工作要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