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振興 沈陽行動丨“金融+樓宇”雙引擎:沈陽著力打造“豎起來的”金融街
冬日的午后,穿過沈陽市沈河區朝陽街,一座羅馬式的古典建筑氣勢恢宏。十級臺階上門廊高挑,六根直徑為一米的愛奧尼柱全部由花崗巖石雕刻而成,霸氣外露。走進其中,寬敞明亮的大廳富麗堂皇。身穿民國服飾的“南北商賈”正在交易、寒暄,好不熱鬧......由原邊業銀行改造的沈陽金融博物館展示大廳,讓人仿佛穿越回百年前。
青年大街兩側高樓林立、車流如織,城市繁華在此盡收眼底。中共沈河區委宣傳部供圖
由此向西的青年大街上,恒隆廣場、寶能環球金融中心、前海人壽金融中心……群峰矗立,鱗次櫛比,中外金領齊聚于此,在一座座摩天大樓中,俯視著整座沈陽古城。
一街之隔,古今金融中心遙相對望,詮釋著屬于沈陽獨特的金融年輪。
從清廷的奉天官銀錢號,到民國初期的邊業銀行,再到如今不斷刷新天際線的金融中心,沈陽就像海明威筆下的巴黎,金融成了這座城市永不落幕的“流動的盛宴”,如今它再一次擔綱推動東北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的新使命。
“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而高質量發展離不開高質量金融。經濟是肌體,金融是血脈,服務實體經濟是金融的本源。”沈陽市沈河區委副書記、沈河區代區長、沈陽金融商貿開發區管委會主任石國琦表示,“目前沈河區錨定區域性金融中心建設定位,積極融入遼寧加快構建‘一圈一帶兩區’區域發展格局和沈陽建設國家中心城市推進‘一樞紐四中心’建設,圍繞‘金融業集聚、法人機構、融資體系、金融市場、金融開放、數字化轉型、賦能實體經濟、金開區晉級、金融中心輻射作用、金融主題樓宇、金融法治、城市環境’等方面,加速建設區域性金融中心,提高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為沈陽和遼寧振興發展提供金融支撐。”
豎起來的金融街
放眼全球,每座偉大城市都擁有一條金融街。
紐約曼哈頓的華爾街、倫敦金融城與金絲雀碼頭、東京新宿金融街……它們的一舉一動影響著世界的經濟發展格局。如果提到中國的金融街你首先會想到的可能是上海的陸家嘴,實際上在我國東北還有一個除陸家嘴外唯一以金融商貿為屬性的金融開發區--沈陽金融商貿開發區(以下簡稱“金開區”)。
白天這里高樓林立,入夜這里燈火通明。“沈河區擁有東北在營第一高樓--市府恒隆廣場,現已成為東北地標性建筑,經權威機構梳理,沈河區甲級及優質辦公樓宇數量及體量均占比東北總量約20%,排名第一;300米以上在營辦公樓宇數量,沈河區位列東北第一名且唯一;甲級及優質辦公樓宇全業權比例近80%;沈河區樓宇綠色發展貢獻強度領跑東北。”沈陽市沈河區委常委、區政府副區長、沈陽金融商貿開發區黨工委委員張龍介紹說。
夜幕下的沈陽金融商貿開發區。中共沈河區委宣傳部供圖
而這里每一棟高樓都像一條豎起來的金融街,集聚各類持牌金融機構以及企業總部。據悉,全區集聚各類持牌金融機構757家,占據全市的60%,其中銀行、保險、證券、期貨等金融機構588家:法人金融機構8家,占全市的72.7%;區域性管理總部74家,占全市的64.9%;外資銀行10家,占全市的76.9%。同時,吸引世界500強企業42家,區域總部企業171家,瞪羚、獨角獸企業17家,高新技術32家企業落戶,已然成為全球企業進軍東北、進駐沈陽投資的首選之地。
在中國經濟從高速度向高質量轉型的換擋時期,“以時間換空間、以空間換產業”的樓宇經濟正在突破土地要素限制為城市在縱向上贏得更多的發展空間。樓宇經濟的發展也打開了政府治理的新模式,沈河區率先成立樓宇經濟專業服務隊伍,建立“樓長專班”工作機制,實現了“樓宇吹哨、部門報道”服務體系,同時,依托樓宇資源集聚優勢,組建樓宇聯盟共治組織,在資源鏈接、政策制定、標準制定,招商活動等方面共同研討。在2022年發布的中國樓宇經濟(總部經濟)城區30強榜單中,沈陽市沈河區榜上有名。
脫虛向實,助力全面振興
優勢正在聚集,如何用好這些金融資源成為擺在金開區面前的重要課題。
東北全面振興,必將帶動重大科技設施、信息基礎設施、新型基礎設施等國家戰略性基礎設施建設,以及國土空間開發保護、現代化都市圈、鄉村振興、節能環保、智能制造、綠色制造等重大工程,產生大量資金需求。
一方面東北振興的融資需求很大,另一方面金融機構對東北地區的融資需求又十分“謹慎”,一個負面案例就能“攔住”很多貸款業務。為了進一步打通金融服務鏈條,釋放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量,金開區打造沈陽產業金融會客廳,更好地發揮政府“金融生態組織者”角色。構建了由銀行、融資擔保、金融后援服務和民間借貸登記組成的四級金融全產業鏈融資服務體系,引入了銀行、普惠金融、保險、助貸機構、基金業協會、區域股權市場、供應鏈金融等13家金融服務機構,充分發揮多種融資服務功能,支持實體企業發展。
張龍介紹,今年4月份開始運營以來,會客廳組織銀企對接活動50次,接待企業150余家,促成融資10.2億元;市科技擔保等機構累計為2.4萬戶企業及個人的15.5億元貸款提供擔保服務,推動放貸55億元;助貸機構累計撮合融資2.9億元;民間借貸登記中心借貸成交1688筆,成交金額近5.1億元;中企云鏈票據貼現平臺累計貼現2151筆,貼現金額20.7億元。
此外,征信是現代經濟發展的重要金融基礎設施。隨著當前數字金融的快速發展與大數據和信息科技相融合、以數據價值挖掘提升征信產品供給,成為傳統征信業數字化轉型的必然選擇。近年來,沈河金開區圍繞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數字經濟園區等領域建立“數字沈陽”重點項目7個,推進金融業加快構建數字化發展新格局。其中,遼寧振興銀行設立云雀數字化平臺,通過大數據優化、大數據研究,不斷優化大數據平臺模型,擴大數據資產模型,為下游系統、業務分析等提供強有力的數據支持,輔助決策分析,通過數字化方式提高決策效率。沈陽農商銀行建立智能數據服務平臺、數字化綜合管理平臺和全渠道支付平臺,通過對客戶精準畫像,接入三方支付渠道,提高“生態場景類”貸款業務能力,優化資產段結構。
從東北走向東北亞
世界城市規劃專家揚·蓋爾曾說:“有吸引力的城市空間,就像一個成功的聚會,人們在這里逗留時間總是比預期更長一些,因為這里有吸引人們可以逗留的有趣的事情正在發生。”如今,在沈陽的金融聚會中一些有趣的事情也正在上演。
圍繞金融新興業態的孵化器、加速器、聯合辦公等各類創業創新平臺,在金開區的樓宇中瘋狂生長。金融創新也在不斷引導著東北區域的產業轉型,優質金融資源集中在全省高質量發展的關鍵部位上。
沈陽金融商貿開發區。中共沈河區委宣傳部供圖
“未來三年,沈河區將聚焦‘區域性金融中心’建設,落實創新驅動策略,搶抓‘金融深化改革、金融擴大開放、融資體系搭建和新一輪東北振興’的有利契機,集聚全球金融資源,培育新興金融業態,強化金融改革創新,打造金融主題樓宇,推廣沈河金融中心品牌,優化金融生態環境,擴大金融對外開放,提高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將沈河區建成‘東北金融第一區’和‘區域性金融中心核心區’。”石國琦透露,目前,金開區積極爭取遼寧省商務廳和國家商務部支持,推進金融商貿開發區晉升國家級,爭取國家各類扶持政策,以更高水平打造東北區域金融中心。未來希望帶動沈陽建成東北乃至東北亞區域功能突出、創新力強、開放度高的重要金融中心。
我國東北地區不僅是國人“糧倉米袋子”、共和國工業的“搖籃”,還是連接東北亞經濟圈的重要紐帶。地處東北亞經濟圈中心位置的遼寧,是東北地區唯一的沿海省份和出海大通道,與日韓隔海相望、與歐洲陸海通道相連,擁有獨特的對外開放區位優勢。
“目前,我們依托韓亞銀行跨境融資通道,引入低成本資金,服務于遼沈地區實體企業,累計為中鐵九局、華晨寶馬、北方重工等重點實體企業實現跨境融資40多筆,融資額折合人民幣約42億元,為企業節省融資成本約8000萬元人民幣。”張龍說,同時金開區也在積極發展外資私募股權投資基金。推進合格境外投資者投資基金(QFLP)試點,開辟境外資金股權投資境內企業新通道,推進私募基金市場開放,試點總額度100億歐元,擬于年底前到位25億歐元。
藍圖已經繪就,沈陽的金融創新正在成為新發展格局下的東北轉型的有力支撐,也在為破解老工業基地發展陣痛探索新的路徑和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