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凌源市 著力探索數字鄉村發展之路
育苗、施肥、調控溫度等各項農業生產作業手機操控;一網通辦數字化服務、直播帶貨在鄉村蔚然成風;互聯網讓群眾足不出戶即享線上便利服務……一幅數字強農、數字治村、數字富民的畫卷正在遼寧省凌源市大地徐徐展開。
近年來,凌源市高度重視數字鄉村建設工作,市委書記、市長任雙組長,將其納入“十四五”發展規劃,全方位、多領域、深層次快速推進鄉村數字經濟、智慧綠色鄉村、鄉村網絡文化、鄉村數字治理和信息惠民服務建設,努力探索一條具有凌源特色的數字鄉村發展之路。
智慧農業助力發展新格局。凌源市把智慧農業作為首要任務,打造全產業鏈數字化龍頭企業10家,加快花卉產業、畜牧業和農機等數字化步伐,全面提升農業產業數字化水平。該市智慧農業大數據中心平臺建成應用,做好涉農數據、政策信息等服務,農業發展“智慧大腦”作用初顯。以渤豐現代農業示范園等為代表的60%以上設施農業產業實現生產過程數字化。《遼寧凌源市數字賦能打造農業發展新賽道》典型案例入選《數字鄉村建設指南1.0》。
電商產業開辟富農興村新路徑。省級電商直播示范基地入駐電商企業40家,實現5G高清直播;培育直播帶貨企業20余家,開展電商直播下鄉培訓千余人次。創新打造花卉產業集約化數據服務項目“天采平臺”,優化花卉產業數據服務鏈,實現花卉產品源頭直采。2021年電子商務交易額達6.4億元。
環保監測注入綠色鄉村新動能。建設數字鄉村環保監測平臺,完善鄉村土壤、地表水、地下水、大氣等生態保護綜合信息系統。同時在城區、鄉鎮、企業等重點區域設置環境空氣、噪聲揚塵、污染源和秸稈焚燒等監控點位52個,全力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
數字化展現鄉村治理新作為。積極推進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構建“1、4、N”數字凌源建設規劃,成立大數據中心,實現“一網指揮”“一網統管”,以加快數字化帶動提升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現已接入光電視頻點位、人像識別攝像機、車輛卡口近3000路,實現全市行政村出入口、重要部位和農村薄弱地區全覆蓋,為治安刑事案件取證300多件次,有效處置難以取證的交通事故200余件次,有效處置群眾求助類警情300余起,社會治安防控和群防群治能力大大提升。
互聯網打造惠民便民新平臺。建設完成市級政務服務大廳1個,鄉鎮街便民服務中心、村(社區)便民服務驛站實現全覆蓋,為鄉村群眾“就近辦、多點辦”搭建一網通辦數字化服務平臺。教育系統“三通工程”農村學校全覆蓋,年開展線上教學300余節次,輔助課堂教學2000余次;14所“三個課堂”試點校向薄弱農村學校專遞課程百余節;學校食堂“明廚亮灶”實現全覆蓋監測及實時監測回放。
錨定目標,奮力前行,數字化正潛移默化地改變著凌源百姓的生產生活方式,凌源市也將全力加快數字鄉村進程,下實功、樹樣板,打造鄉村振興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