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模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怡红院精品视频在线观看极品,高清在线不卡av,久久在精品线影院精品国产

您現在的位置:葫蘆島廣播電視網>> 新聞中心>> 圖文頭條>> 熱點>>正文內容

人民日報海外版聚焦沈撫示范區:改革有力度 創新加速度

搜狗截圖20220825100335.jpg?x-oss-process=style/w10

  8月16日至1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遼寧考察時強調,黨中央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格外重視自主創新,格外重視創新環境建設,努力提升我國產業水平和實力,推動我國從經濟大國向經濟強國、制造強國轉變。

  在遼寧,有一塊創新高地正在加速崛起。從沈陽市奧體中心乘上有軌電車,沿著渾河南岸,一路向東行駛,很快就到達沈陽、撫順兩城的邊緣交界處,舉目所見,一幢幢高樓拔地而起,一座座產業園區鱗次櫛比,一片片工地上塔吊揮動長臂……誰能想到,這片285平方公里的土地,幾年前幾乎一派荒涼,只有零星的幾座工廠。

  2018年9月,國務院批復同意《沈撫改革創新示范區建設方案》,建設東北地區改革開放的先行區、優化投資營商環境的標桿區、創新驅動發展的引領區和遼寧振興發展的新引擎。此后,中央編辦批復同意設立沈撫改革創新示范區黨工委、管委會,為遼寧省委、省政府派出機構。

  以改革創新為引領,沈撫示范區在振興路上加速奔跑。近4年來,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年均增長19.2%,固定資產投資總額年均增長27.7%,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年均增長26.8%,稅收收入年均增長24.5%,多項重要經濟指標基本實現3年倍增;一批民生工程開工建設或投入使用……沈撫之間,正在隆起一個遼寧振興的新增長極。

  改革推動,制度模式新

  在沈撫示范區政務服務中心,一塊大屏幕引人注目:政務辦理事項、平均等待時長、“最多跑一次”數據預警、評價滿意度等信息直觀呈現,辦理業務,誰快誰好,一目了然。提高審批效能,沈撫示范區專門為這個監察系統登記了版權,重視程度可見一斑。

  提起沈撫示范區的改革,行政審批是繞不開的話題。企業開辦全部7個環節2小時內辦結;“一業一證”改革擴大至30個行業;“多規合一”審批系統上線運行;98項非即辦事項改為即辦,127項實現容缺辦理,審批時限比法定審批時限減少96%……

  “我想辦理營業執照負責人變更。”6月底,于微急匆匆走進示范區政務服務中心,她是一家藥房連鎖公司的辦事人。

  “藥品經營許可證負責人的變更,您要一起辦理嗎?現在同步申請就可以。”窗口工作人員受理業務,錄入企業基本信息,系統自動提示,該企業同時具有藥品經營許可證,也應同步辦理負責人變更業務,便這樣詢問。

  “辦!我以為還得跑幾趟呢。”于微聽后有些驚喜,當即同步申請辦理該項業務。

  于是,示范區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動態生成審批數據信息采集界面,情景化問答,一次性采集所需信息,分別被流轉至不同業務模塊……30分鐘后,變更業務全部辦理完成。新營業執照和藥品經營許可證拿到手,于微感慨:“以前,辦理這樣的業務,要到不同部門、窗口,還得重復提交各種申請材料,辦完少說也得四五天。這次,只到一個窗口,只交一次材料,30分鐘就辦完,真是方便!”

  沈撫示范區行政審批局局長王鶴錦介紹,從去年6月起,沈撫示范區創新推出“一次變”改革,實現市場主體7大類變更業務、14種相關經營許可以及67項中高頻事項變更業務的“一次申請、一次變更、一次辦結”,將多個政府部門辦理的多件事,梳理整合為單一市場主體眼中的“一件事”,大幅降低企業的時間成本和制度性交易成本。

  改革創新,不止于審批。沈撫示范區統籌推進用人制度等“十大領域”改革,強化全過程的效能監察,逐步提升隊伍適配示范區所需的工作能力和公共服務水平,打造改革創新的“先頭野戰部隊”;創新構建“一網統管、多網合一”社會治理管理體系,網格化試點順利啟動……目前,沈撫示范區已探索形成50項特色制度性創新成果。

  代管沈陽和撫順各一部分區域,如何打破行政區劃藩籬,提升一體化發展水平?沈撫示范區構建跨沈陽撫順兩市行政區域的統一建設和管理新模式,縱向實行“管委會+街道”兩級管理,橫向實行“管委會+大部制”設置,開發建設實行“管委會+平臺公司”開發建設模式,“小政府、大社會”的高效管理架構初步形成,高質量發展步伐堅實。

  服務主動,營商環境優

  “這個月底,我們增資擴產的項目就要竣工啦。”眼看著項目即將投產,廣泰真空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劉順鋼滿懷期待。

  這個達產后可實現年產值6億元以上的項目,從簽約到落地再到即將投產,整個過程,劉順鋼幾乎沒操什么心,也沒有安排專人跟進。要問為啥這么輕松,就因為示范區有個招商集團綜合部。

  “我們將政府主導招商轉變為‘市場化招商+全員招商’,在東北地區率先成立了招商集團,在此基礎上,整合原發展改革局、產業創新局、投資促進局、開放合作局工作職能,成立綜合部,依托一個部門,對招商引資項目從招商引資洽談對接至投產運營全流程管理推進。”招商集團綜合部常務副部長李志波介紹。

  劉順鋼說,去年,示范區招商集團綜合部和企業對接,起草投資協議,項目開工建設后,又對項目扶持政策開展政策講解、兌現。“要是在別處,從簽約到施工,得跑工商、發改、生態環境、自然資源等多個部門,現在,只需要找這個綜合部就都能解決,他們‘點對點’‘一站式’‘全流程’為項目服務,省了不少程序和手續,我們很滿意。”

  抓改革、促創新、當示范,沈撫示范區轉變招商方式,在遼寧率先建立產業鏈圖譜招商數字化平臺,實現按圖索驥精準招商。同時深化落地服務,從“招服分離”發展為“招服一體”,建立招商引資項目專員服務全覆蓋、重點項目專班推進全覆蓋、項目服務“全生命周期”全覆蓋的“三個全覆蓋”模式,還探索出“摘牌即開工”的項目落地新模式。

  沈撫方大生命健康產業小鎮項目,就是土地“摘牌即開工”的典型。“讓土地等項目,不讓項目等土地!”為了實現這一目標,邱曉強和同事們付出了不少努力。

  邱曉強是沈撫方大生命健康產業小鎮項目落地服務專班的成員,每天幾乎都和項目方綁在一起,不是在施工現場,就是在微信群中,和專班成員們一起為項目建設紓困解難。

  “我們成立專班,把各部門都納入進來,項目有什么困難,我們當時就分解、協調、處理,變‘接力跑’為‘并肩跑’,非常高效。記得項目剛開始施工時,需要水、電,我們當天就協調相關部門和附近的企業,提供臨時的水、電,保證了施工進度。”邱曉強說。

  一切圍繞項目轉,一切圍繞項目干。沈撫示范區以創新招商方式、優化落地服務為抓手,5年累計簽約項目367個、累計開工項目151個,連續3年實現了簽約、儲備、開工項目“三個一千億”的目標。

  服務更主動,營商環境優,企業預期明顯提升。去年3月,昊晟科技入駐示范區,當年即實現4700萬元銷售收入。“今年初,企業運輸受阻,示范區積極與各地交通部門溝通,保障了關鍵設備安全運抵,避免了企業重大損失。”該公司總經理關隆哲說,今年6月中旬,企業的又一項目正式開工,繼續扎根沈撫,助力示范區發展。

  創新拉動,產業項目聚

  華為、京東、騰訊云、中軟國際、阿里云、西門子……40家企業的商標,列在沈撫示范區數字經濟產業園A園門口,讓許多來此洽談的客商,驚訝于這幢樓的實力。

  “3年前,這還是一座閑置樓宇。”說起變化,A園的運營負責人時彥軍自己也沒想到,“示范區通過有效盤活和利用閑置資產,從2019年京東云入駐,到現在已經聚集了大大小小40多家企業了。幾乎每天都有企業來洽談,每半個月就有一兩家新企業入駐。”

  這里到底有啥吸引力?“一是有政策支持,遼寧建設‘數字遼寧、智造強省’,示范區大力發展數字經濟產業,培育壯大數字產業集群;二是服務跟得上,示范區的人才、稅收優惠政策,在整個東北是最好的,入駐的企業享受最好的服務,擁有最好的發展環境;三是能形成集群效應,入駐企業抱團發展,優勢互補。”中軟國際互聯網ITS集團遼寧省總經理曹健這樣回答。

  產業集群效應發揮,曹健感受明顯,中軟國際去年7月入駐示范區后,在一次早餐會上,由于管委會負責人的一個建議,他們聯合示范區其他20多家企業,成立了數字產業聯盟,如今已頗具影響。“現在,沈陽、大連等地也有企業加入,聯盟有40多家企業了,以智庫的形式為遼寧全省工業企業提供數字化轉型的解決方案,還參與了多地的數字政府、數字社會建設。”曹健說,中軟國際落戶1年來,產值近2000萬元,招募員工超60人,正準備申請成為規上企業。

  基于國家重點支持和鼓勵發展的產業方向,基于遼寧省內產業短板空白,基于與沈陽、撫順兩市差異化發展,沈撫示范區確定了數字經濟、信息技術應用及裝備、人工智能和智能制造及新材料、生命健康、新能源(氫能)、現代服務業等六大主導產業,確保產業面向未來、擁抱朝陽。近5年,累計簽約項目376個,協議投資額達3580.42億元。

  “坐擁沈撫示范區,面朝花海,數字經濟產業春暖花開。”前段時間,數字經濟產業園C園旁的湖畔,桃花盛開,C園的運營負責人白欣卉在社交平臺上發出了這樣的感慨。

  原來,沈撫示范區簽約360東北區域總部項目,項目總投資達2.5億元,落戶C園,成了C園的“領頭羊”。去年11月,白欣卉帶領團隊從上海來到沈撫示范區,接管了C園的運營工作。“繼360之后,又有4個項目簽約C園。我們公司在北京有兩位業務顧問,他們看到這里的發展形勢,都申請成為了項目的合伙人,來到示范區和我們一起運營C園。”白欣卉笑道。

  “不能示范,何談以示范區命名?不能創新,又何談示范?”沈撫改革創新示范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董峰說,示范區的工作方法論就是“創新、再創新、更創新”,時刻將改革創新作為推動區域發展的原動力,堅持改革成果人民群眾共享,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打造遼寧改革創新“試驗田”和生態環境保護“樣板間”,奮力走出東北全面振興新路子。

  2018年以來,沈撫示范區各類創新主體實現大幅增長,高新技術企業從38家增長至130家,累計增長242%;科技型中小企業注冊數從49家增長到204家,累計增長316%。

俯瞰沈撫示范區。資料圖片

【新實踐 新思考】“試驗田”成為“豐產田”

劉成友

  新面貌、快節奏,加速度、高效率……短短幾年時間,沈撫改革創新示范區逐漸與眾不同。這片改革創新的“試驗田”,正在萬眾矚目中成長為東北振興發展的“豐產田”。

  2018年9月,國務院批復《沈撫改革創新示范區建設方案》,將沈撫改革創新示范區定位為東北地區改革開放的先行區、優化投資營商環境的標桿區、創新驅動發展的引領區和遼寧振興發展的新引擎。這片處在東北亞、遼寧中心地帶的新區,被賦予改革創新、先行先試的使命,從此迎來振興突破、率先發展的機遇,擔起解放思想、潮頭示范的重任。

  東北振興發展,離不開深化改革、擴大開放。2018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召開深入推進東北振興座談會時強調:“要重點從有利于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利于加快培育經濟增長新動能、有利于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有利于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有利于調動保護廣大干部群眾積極性等方面完善改革思路,做實改革舉措,釋放改革活力,提高改革效能。”沈撫示范區充分發揮改革開放先行區的作用,在用人制度、國資國企、行政審批制度、社會治理體制、效能監察等十大領域推進改革,已探索形成50項特色制度性創新成果,開放的步伐也更加堅定有力。

  東北振興發展,有賴營商環境的持續改善。東北營商環境一度飽受詬病,投資者沒信心,年輕人不愿留。沈撫示范區重視營商環境像愛護眼睛一樣,他們著力優化政務環境設計,改革審批制度,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系,讓投資興業者感到安心舒心。當前,遼寧正在把法治環境、信用環境建設作為優化營商環境最突出、最緊迫的任務,全力打造“辦事方便、法治良好、成本競爭力強、生態宜居的營商環境”。持續用力,久久為功,一個尊重企業家、尊重創業者的社會氛圍必將在遼寧、在東北形成,越來越多的人一定會在這里扎根、圓夢。

  東北振興發展,更需要創新驅動。東北要以培育壯大新動能為重點,激發創新驅動內生動力。唯有如此,才能實現鳳凰涅槃、騰籠換鳥,加快發展新興產業,形成多點支撐、多業并舉、多元發展的產業發展格局。為加快推進“數字遼寧、智造強省”建設,沈撫示范區緊緊抓住數字經濟發展機遇,進行產業布局,同時瞄準“卡脖子”技術領域,在關鍵戰略材料領域尋求創新突破,努力培育壯大“新字號”、改造升級“老字號”。不論老還是新,創新都是內核。抓住這個內核,東北的產業發展就有希望。

  將改革創新作為推動發展的原動力,堅持改革成果人民群眾共享,堅持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堅定不移打造遼寧改革創新的“試驗田”,打造生態環境保護的“樣板間”,示范區就一定能走出全面振興新路子,成為遼寧發展的新引擎、東北振興的新亮點。把它的成熟經驗復制推廣開來,讓它的示范效應大起來,東北就能重振雄風。

沈撫示范區政務服務中心業務辦理窗口。資料圖片

【記者手記】惟改革創新者勝

劉佳華

  在沈撫改革創新示范區采訪,記者切實感受到,這里的“新”,是實實在在的。

體制機制新。示范區由3個街道、1個鄉和1個經濟區組成,常住人口約17萬人,體量不大;但從職級上看,它屬省級管轄。許多地級市單獨的職能部門,在這里都合而為一,“管委會+平臺公司”的開發建設模式,“小政府、大社會”的管理架構,有條不紊地推動著各項工作。

  干部面貌新。示范區的“試驗田”為改革創新提供了土壤。采訪中,一位干部坦言,過去在別的地方,有創新思路,卻囿于種種限制,難以落實落地,而在示范區則能大展拳腳。示范區推進用人制度改革,破除干部論資排輩思想,讓想干事、能干事的干部,“甩開膀子”干成事。

  企業預期新。示范區的營商環境好,企業項目紛至沓來,不少受訪的企業負責人表示,看著示范區發展變化日新月異,他們不斷調高企業的發展預期,有信心為遼寧振興、東北振興多出一分力。

  新的高樓大廈、街路公園,新的干部作風、營商環境,新的企業項目、產業集群……示范區這塊“試驗田”里的累累碩果告訴我們:振興發展,離不開改革創新。惟改革者進,惟創新者強,惟改革創新者勝。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远县| 宁乡县| 镇平县| 温州市| 贵南县| 新密市| 上杭县| 龙口市| 霍山县| 浪卡子县| 称多县| 沂南县| 伊宁县| 咸丰县| 资阳市| 北辰区| 海淀区| 丹江口市| 嘉鱼县| 长乐市| 定陶县| 神池县| 嘉义市| 和林格尔县| 富源县| 东兴市| 甘南县| 萨迦县| 安乡县| 山东| 大方县| 香河县| 噶尔县| 浦东新区| 白银市| 珲春市| 辉南县| 镇平县| 南城县| 祥云县| 芒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