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頌東:雷鋒和同學們“掰腕子”
“雷鋒長著一張娃娃臉,總是笑盈盈的。每次一進門,同學們就圍上去搶著跟他說話,像和自家哥哥嘮嗑一樣。興致來了,雷鋒還會和男同學‘掰腕子’,坐在班級中間,操著一口湖南話問,誰來和我比一比?”
盛夏時節,73歲韓頌東在撫順家中,向記者講起一段跨越62年的往事。在她身后,擺放著一張泛黃的黑白照,那是20歲的雷鋒和孩子們的合照,包括韓頌東在內的十多個孩子圍攏在他身旁,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燦爛的笑容。
“那是1960年的冬天,下課鈴一響,雷鋒叔叔就來了。”大家都很高興,簇擁到雷鋒身邊。韓頌東回憶:“雖然中午大伙肚子餓得咕咕叫,可雷鋒叔叔來了,也就把餓拋到腦后了。”
那年,雷鋒在韓頌東所讀小學——撫順市望花區建設街小學(現雷鋒小學)任校外輔導員。62年過去了,當年懵懂的女孩,已是年過古稀的老人,但雷鋒親切、熱情的模樣,依舊深深刻印在韓頌東的腦海里。
她說,雷鋒在部隊刻苦訓練,胳膊經常練得腫起來。有時和孩子們“掰腕子”,禁不住“車輪戰”,也會敗下陣來。雷鋒也不生氣,而是問同學們:“你們是咋想的?”一個男同學搶著說:“要想贏你,就得咬著牙拼到底。”雷鋒笑著說:“就是要有這樣的精神。”
“他肯吃苦,不服輸,總教我們樂觀面對困難。”這樣的雷鋒,深深印在韓頌東的腦海里,也成為她日后的行為榜樣。
“有一次下鄉割麥,手上被劃開十幾道口子,一瞬間鮮血就把手染紅了。可我咬牙堅持,也不喊疼,農民大媽心疼我,撕下布條幫我把手包上。第二天繼續堅持干活。大家都不敢相信我還能堅持下地。我說,雷鋒叔叔告訴過我,不要向困難低頭,遇到困難時,要勇敢堅持下去。”韓頌東說。
雷鋒喜歡孩子,出差也惦念著他們。出差超過三天,他就會寫信,詢問同學們“學了些什么,有沒有進步”。快到期末,他還把省吃儉用攢下來的錢買鉛筆,送給同學們做獎勵……
與雷鋒接觸多了,韓頌東心里也埋下一顆種子:長大后要成為一名老師。一天中午,韓頌東把這個愿望告訴雷鋒,雷鋒一個勁兒地說好。
1970年,韓頌東成為撫順師范學校第一批學生,畢業后如愿成為一名老師。
應該怎么成為一名合格的教師?這是韓頌東一直思考的問題。“這么多年思來想去,還是雷鋒叔叔給我的啟發最大,是他教會我怎樣當一名好教師,那就是要愛學生。他總是關心每一個遇到困難的孩子,走進他們的內心,想盡辦法幫助他們。”
從教36年,她不怕吃苦,堅持給學生講雷鋒故事,讓雷鋒成為孩子們成長的第一課。
韓頌東還有一次和雷鋒去家訪的珍貴經歷。
“怎么家訪,也是雷鋒教給我的。”韓頌東回憶,有一次,她和雷鋒去吳同學家進行“家訪”。這位吳同學愛逃課,家庭也不和諧,校里校外總挨罵。
剛進門,吳同學的繼母就一直嚷嚷著孩子的不是。雷鋒見狀,先是夸他善良,懂得體諒人,又說:“您也不容易,咱們一起幫助他,培養他成才。”吳同學覺得雷鋒能和他心貼心,打心眼里為他著想,因此也愿和雷鋒交心,聽“雷鋒叔叔的話”。
這樣的家訪路,當了老師后的韓頌東走了上千遍。她利用假日進學生宿舍,訪學生家庭,幾乎每一名學生的家里,都留下了她的足跡。“是雷鋒教給我的,帶學生不能怕苦,不能讓任何一個孩子掉隊。”
教學生涯中,韓頌東當過教務處干事、班主任、黨支部書記、招生辦負責人、德育教研室主任等。韓頌東說:“不管我做哪個崗位,都不改變我的宗旨:老老實實做人、踏踏實實做事,永遠傳承雷鋒精神。不管遇到什么情況,作風不變,本色不變。”
如今,教了半輩子書的韓頌東,依然堅守在雷鋒精神的講臺上,踐行著“長大后我要成為你”的諾言。
從撫順技師學院退休后,韓頌東依然積極參加學雷鋒志愿活動,隨時到撫順市各社區講黨課。她堅持每年回到雷鋒小學為孩子們講述雷鋒故事,還定期到雷鋒紀念館當志愿者。為了準備講稿,這位古稀之年的老人經常要熬到夜里一兩點。每次講到“掰腕子”的故事時,老人會情不自禁地興奮起來,就好像回到當年比賽的教室一樣。
“有一分熱發一分光,這是雷鋒教給我的,我也想這么做。”韓頌東說,從成為雷鋒的學生那天起,自己的人生就“釘”在這條路上——一條永遠熱情、永遠奉獻的路。
- 下一篇:劉文革:雷鋒教我勞動和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