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全球工業互聯網大會召開前夕,中國工業互聯網研究院院長魯春叢接受了本報記者專訪。他表示,作為制造業數字化轉型的重要路徑,工業互聯網正在推動中國制造業邁向高質量發展。遼寧作為我國重要的工業基地,要緊緊把握數字浪潮下的“政策紅利、轉型升級、技術創新”三大機遇,深耕自身優勢,在新時代東北振興上展現更大擔當和作為。
中國工業互聯網研究院院長魯春叢。資料片
記者: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提出,加快發展數字經濟,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產業集群。您認為,工業互聯網在其中發揮著什么樣的作用?在這一過程中,遼寧需要把握哪些機遇? 魯春叢:工業互聯網是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與工業經濟深度融合的全新工業生態、關鍵基礎設施和新型應用模式,對于做強做優做大數字經濟發揮著重要作用。一是基礎支撐作用。工業互聯網包括網絡、平臺、數據、安全四大功能體系,是實現人機物全面連接、打通信息“大動脈”的重要載體,不斷夯實數字經濟發展根基。二是創新驅動作用。工業互聯網推動5G、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數字技術全面突破和迭代,不斷提升數字經濟發展高度。三是融合引領作用。工業互聯網應用場景加速拓展,催生出一系列新技術、新產品、新業態、新模式,不斷釋放數字經濟發展動能。 遼寧作為我國重要的工業基地,要把握三大機遇。一是政策紅利機遇。我國高度重視數字經濟發展,國家和部委層面都出臺了一系列政策舉措,用好落實好各項政策是實現振興的重要內容。二是轉型升級機遇。遼寧是工業大省,實體經濟特別是制造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需求迫切、空間廣闊,激發傳統產業數字化轉型活力是實現振興的關鍵路徑。三是技術創新機遇。遼寧產業門類齊全,發揮好工業互聯網的創新驅動作用,加快新技術應用、新模式推廣、新業態培育是實現振興的戰略支撐。 自2019年首次舉辦以來,全球工業互聯網大會已成為工業互聯網領域一年一度的重要盛會、重要名片、重要平臺。四年來,我們在思想碰撞中凝聚共識,先后組織專題論壇51個,參與分享的兩院院士、知名專家、企業家等超過150人次;在成果展示中擴大影響,發布《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成效報告(2018-2021年)》《全球工業互聯網十大成長性技術展望》等十多個創新研究成果,傳播理念、展現成效、推廣經驗;在產業對接中壯大生態,分行業舉辦數字化轉型對接會,推動落地一批項目、轉化一批成果。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大會有效匯聚起推動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的澎湃動力。 記者:您認為,大會給遼寧帶來了什么?中國工業互聯網研究院還將與遼寧有哪些深入合作? 下一步,我院將充分發揮遼寧分院分中心的帶動作用,加強平臺支撐、數據支撐和人才支撐,加快建設新型工業網絡(沈陽)實驗室、工業互聯網數字化轉型促進中心,助力遼寧工業互聯網高質量發展。我們將結合遼寧新材料、精細化工、高端裝備制造等優勢產業,打造基于工業互聯網的產業賦能、企業轉型、平臺運營、政府管理等應用,形成面向遼寧、輻射全國的工業互聯網創新生態。